邵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局2016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时间:2017-06-29 来源: 【字体: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1.主要职能

根据《宪法》和《预算法》规定,邵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局依法履行下列职能职责:

(一)围绕推进全县工业化进程和坚持新型工业化方向,研究有关政策法规,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综合管理全县工业经济,指导、协调和服务各种经济成分,各种规模类型的工业企业。
  
(二)负责全县工业系统日常经济运行调节,编制并组织实施近期工业运行调控目标、政策和措施;监测、分析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组织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负责企业扭亏增盈工作;拟定烟花爆竹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有关标准、规定。
    (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地方配套政策,提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结构调整方案,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指导全县工业结构调整,协调解决执行中的重大问题。

(四)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专项规划,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研究和规划全县工业产业投资布局;依法组织实施相关行业的准入管理;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国防动员有关工作以及产业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承担县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负责对经济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拟定工业和信息领域规范性文件,规范企业行为;协调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全县企业稳定工作。

()组织拟定全县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发展战略及技术推广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产业的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提出工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划和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县级财政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负责管理地方审批、核准和登记备案的技术改造项目(含利用处资改造现有企业项目),并组织实施;研究和规划全县竞争性行业投资布局,公布项目投资引导目录。

()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研究提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拟订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小巨人”工程,引导企业发展;指导中小企业改革工作,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负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归口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作;拟定政府重点扶持中小企业的项目及资金投入方向,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管理全县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负责全县工业企业法律顾问工作。

()研究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参与编制生态建设规划,拟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政策,依法组织协调利用清洁生产工作;协调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环保产业发展和工业环境保护;制定推进全县循环经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相关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承担工业企业的节能考核和监察工作;负责新型墙体材料、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干粉砂管理工作。

()综合协调经济运行中与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运输以及邮政通信有关的重大问题;负责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和原材料等经济运行保障要素的日常运行监控和综合协调工作;负责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物资、外贸货运的运输调度和协调工作;指导生产企业物流外包,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

(十)研究拟定全县电力工业(含水电)的行业发展规划、规范性文件和经济技术政策,负责编制全县年度电力电量平衡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县电力(含水电)、天然气行业管理和监督,履行《电力法》授予的电力监督检查权和行政执法权。

(十一)组织拟订信息化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指导协调电子政务发展,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推进全市信息化建设。

(十二)制订全县信息安全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协调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十三)统一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负责管理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十四)根据国家、省统一规划,协调全县公用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其它专用通信网的规划和建设,促进网络资源共享,依法监督管理信息服务市场。

(十五)负责推动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组织制订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软件服务外包,指导、协调动漫产业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负责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管理工作。

(十六)对全县集体工业、乡镇工业(含民营)经济进行指导、协调和管理;负责对全县乡镇工业企业的统计工作。

(十七)根据授权,负责联系和协调县煤炭、药监、技监、电力、盐业、烟草、邮政、电信、移动、联通、公路、交通安全监管、湘运等行业工作,归口管理二轻行管办和乡镇企业站。

(十八)负责县属企业和改制前领导班子建设、老干部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综合治理稳定工作;开展人才和智力对外合作交流,负责全县工业系统经济管理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全县工程、经济系统职称的评审工作。

(十九)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2016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深化改革,保证平稳过渡。一是积极推进局机关机构改革。在机构改革中,我局由原经信局、原科技局合并,合并后,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编制申报和定编,制定人员管理办法,加强了队伍建设;进行了财务清理,合并财务账户,完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开展了服务理念教育,着力提升干部服务意识,教育干部职工转变观念,变管理工业企业职能为服务工业企业职能二是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我局在棚户区改造工作指挥部的领导下,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与配合,成立了领导小组,分解了工作任务,组织精干力量逐户摸底核实并对相关政策进行宣传教育,强调局内棚改工作纪律。截止目前,600余户的参建款全部收缴到位,项目规划选址、腾地拆迁、环评、规划、立项、设计等前期工作,三个项目区已完成施工、监理招标工作,施工单位即将入场施工三是积极推进公车改革工作。公车改革启动后,我局立即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和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出台了改革方案,组建了精干队伍,专门负责公车改革,1230,经公车办审核通过后,我局将三台车进行了封存和处理。

(二)加快发展,开创工业新局面。一年来,我局将工业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1-11月份,全县78家规模企业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11.16亿元,同比增长9.6%,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6.2亿元,同比增长6.6%,全市排名由去年的第9上升至第4位。完成新开工项目11个,新竣工项目11个,招商引资项目15家,新入规企业7家,全面完成市定任务。一是出思路今年,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工业工作的重视程度空前,多次研究工业工作,其中政府常务会6次,县委常委会3次,书记、县长6次现场办公解决工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建立健全了工业工作责任与考核机制制,提高了工业工作在绩效考核中的地位,将发展工业作为“一把手”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由书记、县长定期不定期主持召开工业工作协调促进会。我到经信局就任后,经深入调研,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一核两廊六园” 工业发展思路。思路提出后,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并将该思路写入了县党代会工作报告和县政府工作报告。县党代会和县人代会上,明确工业优先发展地位,列入重点考核和否决内容,参照扶贫工作考核验收。二是出政策。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邵阳县工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降低实体工业企业成本若干意见》、《邵阳县工业经济运行调度联系会议工作制度》、《关于在全县推行“飞地工业”模式认证的通知》等一系列加快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三是抓招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带领工业招商小分队到浙江、上海、广州、深圳、江苏、江西等地开展上门招商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全年引进湖南省庆福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中药饮片项目、邵阳县弄子三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宝庆汽车城项目、湖南晶凌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兆瓦光伏组件及逆变器建设项目、东莞市宝联科技有限公司扫地机器人项目、湖南群星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铅酸蓄电池50万只矿灯10万盏生产线项目等15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2.9亿元。还有湖南学海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博雅格致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再生项目等2个项目签订了合同,即将落地。

(三)优化服务,创造工业发展优良环境。组建了86支企业服务队伍,11月初,调整了“一企一干部一专家”联系点,将县内9个重大工业项目和新办企业纳入帮扶联系点,精简帮扶规模企业数量为26个,并将“一企一干部一专家”帮扶活动纳入绩效考核范畴,优秀联点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加3分,单位的联企人员各奖励2000元;合格单位加2分,联企人员各奖励1000元;不合格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扣3分,联企人员各罚1000元。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工业企业宣传活动,由县电视台免费为5家重点规模企业录制了宣传片,在黄金时段滚动播放;县城管、城建、规划等部门在县内、城区、交通主干道规划了一批工业企业专用广告位,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积极构建产品供需对接平台,推动县内企业与各项目单位进行对接,化解供需矛盾。活动共为企业解决317个困难或问题,促使了多年未落地的健身运动器材顺利落地、东州无纺布建设顺利推进、金拓科技二期建设资金缺口顺利补齐、双雄矿业企农矛盾得到妥善处置、建材行业销售曲线逆势上扬、企业知名度有效提升,获得了市委、市政府肯定,被定为全市两个先进典型之一。一是融资到实处。共帮助企业取得3.6亿元信贷资金,同比增加2亿元,其中县经信局帮助金拓科技贷款4000万元,县财政局帮助家和门窗贷款500万元,县发改局帮助东州无纺布贷款500万元。针对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决定投入1亿元注册资金,筹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预计明年担保公司可投入运行。二是企业收实效。在多项帮扶措施下,南方水泥在我县的市场占有率由一季度的48%上升至78%;家和门窗县内市场占有率从13.1%上升至59.9%,承揽了“美丽一条街”的门窗产品;一肯灯饰与县内37个村签订路灯销售安装协议,产值由一季度的不到1000万元上升四季度的3000万元。三是走出去战略有实果。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开拓外地市场。对出国参展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出省参展的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省内参展的给予2万元奖励。今年已先后指导金拓科技代表省市参加了哈尔滨新材料博览会,奠定了其在纳米石膏产业中领军地位;鼓励一肯灯饰代表全省参加了亚光展,进一步拓展了国外市场;全程指导一肯灯饰参加中—非企业合作洽谈会,达成6000万美元的光伏发电合作协议。

(四)科技创新,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一是抓项目实施。积极组织申报 “湖南邵阳县农业科技园区”,现已完成可研资料评审,进入正式申报阶段。从县本级科技计划项目85项中筛选出39项予以立项,与财政局对项目联合验收,共拨付项目经费175万元。推荐“湖南传统蓝印花布技术传承以及艺术元素提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8个科技项目上报省科技厅。二是抓科技创新。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引导县内工业企业完成研发资金投入1260万元,投入技改资金3600万元,开展技术改造6项,开发重点新产品6个。全年经我局申报的专利总量达到241件,专利授权117件,发明专利授权达3件。三是抓成果转化。全年重点示范推广了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等7项种养新技术,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杂交水稻、油茶、玉米、花生、油菜等新品种28个,新建五龙休闲等4个科技示范基地,完成科技类调研论文五篇,培训农民38次,培训农民460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30000份。

  (五).承办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电力执法,新型墙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建设扶贫,双季稻生产,烤烟生产,油茶产业,驻村入户,综合冶理及信访稳定,国企改革等工作。

二、部门基本情况

纳入2016年邵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局部门决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按公务员法管理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1个,部门在职实有人数148人,离退休人员33人,其中:财政全额供养59人,差额拨款89人;在编实有车辆2辆。

当年局机关在职人员26, 离退休人员33人,

三、部门决算总体情况

2016年邵阳县经信局决算总收入959.07万元,

部门决算总支出867.6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03.2万元,占总支出的46%;项目支出464.47万元、占总支出的54%;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经营支出0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

(一)基本支出情况。2016年用于保障本单位机构正常运转的日常公用经费支出30万元,占基本支出的8%,人员工资福利支出231.37万元,占基本支出的57%,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141.36万元,占基本支出的35%

与上年度相比总收入增加了25%,支出也增加了8%。商品和服务支出比上年增加了52%,人员工资福利支出比上年减少了1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比上年增加了10%。当年收入、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减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基本支出比去年增加了65%,项目支出比去年增加了20%。二是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比上年增加的原因是增加了乡镇企业站人员预算管理经费92万元,在此以“拔出经费”核算,不列支出。另外死亡二名退休人员。

四、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2016年部门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867.67万元,占本年支出的100%,其中行政运行支出403.2万元,占本年支出的46.46%;专项业务活动支出:464.46万元,占本年支出的53.52%

五、“三公”经费决算情况说明

邵阳县经信局2016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决算总额10.48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5.39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5.09万元,因公出国(境)费用支出0万元。

(一)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2015年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2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39万元。比上年决算减少5872元,主要用于车辆油料费,维护费,保险费,过路费等支出。

(二)公务接待费

2016年单位共执行国内公务接待54批次,约700余人,公务接待费开支5.09万元,比上年决算减少0.92万元,主要用于接待省市检查工作,推进新型工业化迎检,所联村干部来局联系工作等工作产生的费用。

六、相关口径说明

(一) 基本支出中人员经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日常公用支出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人员经费以外的支出。

(二)“三公”经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纳入县级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县级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培训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费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三)“三公”经费决算数:指县级各部门(含下属单位)用财政拨款(含上年结转结余和当年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和公务接待费支出数。

         邵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7620

2016年度经信局部门决算公开说明附件

 

附件:1、收入决算总表

      2、支出决算总表

      3、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4、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7、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邵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局2016年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附件下载:2016年度经信局部门决算公开说明附件.xls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县数据局 |联系方式:0739-6821117(县政府办) 0739-6834107(县数据局)
网民监督举报电话:0739-6560308(县委网信办) 版权所有:邵阳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3007878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05230028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县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