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邵阳县水文局在省、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局水文工作的中心,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根据《邵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县(区)水文水资源局2017年度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及我局实际情况,现将2017年完成绩效目标考核情况总结如下: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2017年,邵阳县县水文局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局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局的具体指示和要求,认真扎实的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
(一)业务工作执行情况
1、水文监测、科研工作方面。一是认真学习、领悟市局2017年汛前准备工作通知内容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汛前准备工作。。二是为了保证资料整编工作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我局严格实施“四随”制度,共完成2个水文站(塘渡口、罗家庙、)、1个水位站(九公桥)和7处雨量站资料整编任务,21处山洪预警站点维护任务。全年资料合理可靠,测验资料齐全,考证清楚,整个全年资料质量达到规范整编的要求。三是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立了局长负责、安全员协助、全局人员分项包干负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年及时报送安全生产信息报表,信息准确,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四是制定了年度业务学习计划,每个职工每月都有详细的学习记录。五是完成了水文监测综合管理系统各项基础资料录入,管理系统录入达到90%以上。
2、设施设备运行及项目建设方面。一是汛前设施设备准备工作扎实,对设施设备自检建立了台账,设施设备建设或维护中未发生人身安全责任事故;发生水毁灾情主动及时如实上报;测站仪器设备有专人负责管理,建立了维护台帐。二是建立、完善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单位内部固定资产建账管理、资产变动管理、资产报废与处置工作以及资产各类数据信息上报及时准确,设施、设备采购、申领、送检管理工作到位,无损坏、丢失、外借、外租和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及时准确的提供当前雨水情信息;加强雨水情实时监控,无错报、漏报与未按时报送现象发生;按要求参加防汛预报作业会商,做好了会商纪要并及时准确的发布洪水预警预报;准确监测到了洪水起涨、洪峰过程,并及时发报,无错报、漏报与未按时报送现象发生;每日8时30分前准确拍报每日雨水情信息,无错报、漏报与未按时报送现象发生;每月按时报送所属站点旬月雨量特征值表,无错报、漏报与未按时报送现象发生;及时监控遥测站故障情况,发现视频监控设备故障后均及时报送至局水情科。
3、水环境监测及水资源管理方面。按市局下发的日常水环境监测工作任务安排,按时完成了采样分析,按要求完成了相应质控措施,规范采样;按要求完成高、枯水采样。
(二)综合管理执行情况
1、行政管理方面。一是年初制定了工作计划、半年、年终有工作总结,并及时上报;单位制度完善齐全,并及时上墙,岗位责任明确,制度执行到位,落实有力。二是院落环境整洁,办公室内干净整齐。三是严格公车管理,规范租车手续,公车管理符合上级规定,。四是在湖南水文信息网、当地广电、报刊等媒体及时宣传、上报了我局测洪抗旱等事迹材料。
2、计财管理方面。一是设置了报账员和记账员,且人员相对稳定,并报局计财科备案;财务内控制度健全,执行制度严格。二是建立健全了帐簿登记工作,建立了收入帐、支出帐、往来帐及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三是印章、票据分管,钱帐分管,保证钱帐相符,按月报账,按规定要求及时报送财务月报。四是开支真实、合法,严格按照包干经费指标或预算批复控制实施,专款专用。五是对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安排的经费,均在收入到帐后七个工作日内汇入市局财务账户入帐,由市局财务统一核算。六是财务档案管理规范,保管齐全。七是无贪污挪用、浪费现象。
3、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一是严格遵守请假、销假制度,无擅自离岗、隐瞒不报或者迟报等现象。二是每月召开了局务会,并作好了会议记录;工作日志、职工个人考核纪实手册均及时填记,且记录完整。三是职工队伍稳定,单位和谐,实行民主管理,站务公开,局里无不团结、闹矛盾事件发生。四是有文明创建的计划、目标、措施,并形成文字材料上报市局。五是按时完成了市局交办的各项临时性工作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显得还不够冷静、仔细。二是在业务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上与市局要求还有距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在新仪器设备的比测、分析上还存在短板。四是在省局组织的小改小创活动方面尚无建树。
三、整改措施
一是要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和理论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水文队伍建设和管理,根据市局下发的学习计划安排自学自查自考,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技能水平。
三是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继续贯彻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实行管理目标,完成日常工作目标任务。
四是在力抓职工自身业务技能水平的同时,加大力度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省局组织的小改小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