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邵阳县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县财政局长 唐荣贵
2012年3月20日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1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6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情况
2011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4805万元,比上年增加10104万元,增长29.12%;分项完成情况为:国税完成14242万元(不含财政部驻湘专员办退税185万元),比上年增加3035万元,增长27.08%;地税完成15917万元(不含计提城市教育附加收入431万元),比上年增加3785万元,增长31.2%;财政完成14645万元,比上年增加3282万元,增长28.88%。
(二)财政支出情况
2011年全年完成财政总支出20.7亿元,比上年增加25448万元,同比增长14.5%。一般预算支出按功能科目分项完成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1652万元;国防支出33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852万元;教育支出41545万元;科学技术支出96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2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857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968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272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515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261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8643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367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3769万元;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191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09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5058万元;粮油物资管理事务支出266万元;储备事务支出80万元;其他支出3775万元。
(三)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2011年财政决算构成情况是:全县地方财政收入29388万元,债券转贷收入2800万元,上级各项补助收入184575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5337万元,收入总计232100万元;全县财政决算支出207151万元,专项上解支出2012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2937万元,支出总计232100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二、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特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县财政工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加快经济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财政资金安全有序运行,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全县各征收部门围绕财政收入目标,依法加强收入征管,挖潜补缺,确保各项收入及时征收入库,实现了收入按任务进度完成、收入质量优良、收入总量持续稳步上升。全年税收收入实现29473万元,同比增收7010万元,增长31.21%,占财政总收入的65.78%。其次加强了对煤矿、石膏矿等资源性领域的税收统征力度,对邵阳南方水泥厂等一批规模企业进行重点扶植和服务,使其成为我县纳税的龙头企业。另外还推行了“房地产税收征管一体化”,取消了河砂砂石统征政策;重点发展了“生猪、油茶、烤烟”等领域的持续创税能力;改善了对微型企业及工商户等行业的税收征管方式,从而使各个行业的税收收入齐头并进,财税收入结构较为合理,有力拉动和保持了一般预算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基本实现了财税体制改革的预期目标。
(二)财政支出积极稳妥,突出重点保民生。2011年,我们坚持“量入为出、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关系到全县经济发展与民生民利等大事上,确保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等行业。并逐步提高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创建文明卫生县城。同时确保对公共安全的资金支出,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另外还不断增加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和对农民各种种养资金的补贴,确保农业增收农民得利。特别是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较好的保证了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2011年,在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支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142023万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68.61%。比上年增加30323万元,增长27.14%。
(三)财政改革稳步推进,突出精细化管理。2011年,我们始终坚持以改革谋发展、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着力推动财政制度创新,促进了财政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安装和运行了部门预算编制系统,虽然在现有财力不足的现实条件下,不能完全按要求实行部门预算编制管理,但为以后财政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细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加强了非税收入管理,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纳入预算、统筹安排”的原则,完善非税收入年度预算编制,严格实行非税收入征收工作的监督与考核。2011年全县纳入一般预算收入管理的非税收入达到15329万元,比上年增加3092万元,增长25.27%。年内,我们继续推行和扩大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通过对多家单位的试点,总体运行规范有序。同时取消了单位各种专项经费实行专户核算,将单位各种专项经费及批条资金统一并入单位经费户核算,真实反应了各预算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通过不断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有效提高了预算单位财务执行透明度,逐步实现了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资金拨付途径由繁到简的跨越。
(四)财政职能发挥到位,突出保增长促发展。一年来,我们坚持把财源建设与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理财的第一要务加以落实。一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重大项目实施,水利、交通、合格学校、廉租房、乡镇卫生院等项目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优势,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及各种转移支付资金,缓解了全县重点工程资金需要,确保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开展。
各位代表:在汇报财政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一是收入高基数运行,财政增收难度加大,收入增长结构不够协调;二是财政投入模式比较分散,单薄的财政资金需投向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资金供需矛盾尖锐;三是财政管理的基础工作有待进一步优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工作推进难度较大。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意见,在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强化收支管理、发挥财政职能、深化财政改革和健全规章制度,逐步加以解决。
三、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
2012年,我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贯彻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继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科学理财,强化统筹,继续推进财政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邵阳县科学发展的财税机制,努力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改善财政发展环境,创建务实高效的财政工作队伍,营造科学和谐的财政工作新局面。
结合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及财力情况,2012年预算作如下安排:
(一)财政收入预算安排
2012年安排全县本级收入51966万元,较上年完成数44805万元增加7161万元,增长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2713万元,上划中央两税13348万元,上划所得税3950万元,上划营业税1717万元,上划资源税238万元。收入任务具体分配如下:国税17743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3500万元,增长24.6%;地税19917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加4000万元,增长25.1%;财政14306万元。综合预算外及基金收入943万元,预计上级补助收入6504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2937万元,全年预算收入总计为121633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安排
2012年安排全县一般预算支出9668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012万元,加上上年结转支出22937万元,财政支出总计为121633万元。按照一般预算支出功能科目分项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928万元;国防支出39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663万元;教育支出28777万元;科学技术支出89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0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341万元;医疗卫生支出6777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362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099 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283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881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322万元;商业服务等事务支出1157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198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支出317万元;其他支出18679万元(其中预备费2300万元);上缴上级支出2012万元。
四、务实创新,扎实工作,确保完成财政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一年。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完成财政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一)进一步强化生财聚财措施,在财政收入上实现新突破
2012年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我们要做好五个方面的事情。一是认真执行收入目标责任制,对国税、地税、统征等收入征管部门,我们要加强主动服务,及时分解目标任务,强化情况通报,随时掌握并解决收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收入目标落到实处。二是积极探索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新形式、新方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全面落实各项支持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重点支持南方水泥、双雄矿业、芳鑫材料、三力达化工、鑫光灯具、孔雀滩电站等规模企业及36家煤矿企业,建立并发挥好各种产业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我县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为我县财政收入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突出重点抓项目建设,加大项目建设投资,通过各种途径争取上级投资,融通银行贷款资金投入,处置闲置资产盘活资金,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搞好项目筛选、论证、包装、推介,把各项前期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以项目建设促进税收稳定增长。四是进一步做好非税收入的管理和征缴工作,加快推进“以票管收,源头控收”新机制的建立,确保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足额收缴入库。五是继续加大对财政部、省财政厅各种转移支付资金、项目资金的争取力度,力争在2011年的基础上递增10%,为我县的各种社会事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更有力的财力保障。
(二)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在建设民生财政上实现新突破
在优化支出结构上,一是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加大对农村合格制学校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完善新城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新城区“思源”学校建设前期经费1000万元;同时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资金的管理,对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核算局代理记账的管理模式。通过以上措施,逐步提升义务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医疗卫生资源调整,继续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各种硬件设施,搞好县第一人民医院的搬迁建设工作和中医院兼并资汇宾馆工作。三是搞好县祁剧团的维护维修工作,鼓励民营资本创建电影院、文艺活动中心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推进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民间文化组织,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四是大力发展农村水利建设工作,2012年,县财政将安排43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水利事业规划编制及项目争取,分批启动全县水库及灌溉渠道的建设和维修,为农业生产打下必备的基础。五是抓好国家财政政策的落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首先,2012年,县财政将新增城乡居民医疗一体化资金1000万元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县级补贴800万元;其次要认真落实有关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另外要逐步提高社区养老、助残等服务水平。六是加快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G207硬化,力争完成S317、邵塘公路主体工程建设,县级财政共安排公路改扩建资金4800万元,其中S317公路2300万元、G207公路700万元、邵塘公路1500万元。七是严格控制单位“三公”支出及各种批条资金,首先对预算单位的“三公”支出实行基数控制,按照县纪检监察部门核定的预算单位前3年支出平均数,经领导审定后下达各单位,年内按定额实行报账,超额不予报销;其次要严格控制单位的协调开支和各种批条,各种预算内专项经费实行常务县长审批制,各部门和单位组织的各种会议不予批拨会议经费,除全县经济工作会、人大、政协等大型会议外,其它会议需批拨经费的,每次控制在5万元以内,确保财政节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坚持民生为本,把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巩固公共财政体系,从雏形走向成熟。在现有财政支出已经向公共服务、民生事业和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倾斜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在建设民生财政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推进财政改革,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上实现新突破
2012年全县财政改革的重点工作主要有四项。一是加快财政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使部门预算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预算指标管理系统、工资统发系统融合一起,提高财政资金管理的综合核算、统计、分析、查询能力,努力提高和完善财政工作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方法和水平。二是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改革范围,推进国库单一账户和公务卡结算等工作,推行3到5家单位进行公务卡结算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拨付直达、支付透明、全程监控、资金统管”的新型财政国库管理模式。三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联合编委、人事局、纪检会等部门核实单位人、车、财、物等基础数据,将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导入部门预算管理系统,确保财政管理的精细化,有效控制“三公”支出。四是按照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深化政府采购、财政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财政监督部门对财政各种资金的检查和监督作用,防范资金风险,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四)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在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监督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对本级财政安排和上级财政补助的专项资金,全面实施跟踪问效制度,实行项目事前申报论证、事中检查、事后验收等全过程监管,将绩效评价的结果作为预算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逐步建立以结果或效益为导向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机制和奖补激励制度。二是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作用,加强对小金库的清理工作,联合监察、审计等部门,开展对2011年出台的相关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三是加强对预算单位控制指标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压缩行政成本,确保厉行节约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各位代表:2012年,我们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按照本次会议对财政工作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坚定信心,科学理财、全面完成年度预算任务,努力开创全县财政工作科学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