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关于解决原新建乡农机站站长工作几十年老年生活无着落的请求报告:
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值豆蔻年华的我,在毛泽东主席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光辉旗帜下,按中央建立和健全人民公社一级农机水电管理站的统一部署,农机水电管理站(水利、电力后分家而辉煌腾达,其职工全部转为国家正式职工),上级领导集体审批,把我从当地基层抽调上来,从1973年参加工作,在农机工作中,一直尽职尽责,顺从上级指挥,特别是抗旱排涝耕地抢运农药化肥生活物质,直以继夜忘我工作,由于表现优秀担任乡农机站长一职,1989年参加省农机职称考证和上岗培训考试。 九十年代,由于全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撤区并乡,乡镇农机站解散职工回原籍,我应上级安排还在任农机站站长职位,直到1998年由编委下达22个指标,解决乡镇站长编制,所以我的名额被县区转走被别人占用(例如 :李才贵站长一个人占用了二个名额),到2013年中央出台了一次性交两万多元养老金 ,后每月发800多元的政策,有些老同志告诉要我去找了罗强国主任,但他回复我是农村户口不能享受以上政策,但我有打听到很多农村户口且没参加什么工作为国出力,却有在享受以上政策(如我村何超两夫妻……),我一辈子的青春都付出在工作上,而如今我已风烛残年,身体状况不好,每月的自费医药费都是上千元……。 我是农机战岗位上奋斗几十年,但因社会变革单位倒闭的弱势群体,但我与惠民政策无缘,我成了被国家政策所遗忘的人,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而我在农业机械化献身的元老出路又在哪里?我不奢望与国家企业单位职工相比,但我也不至于比农场职工、乡镇企业等人员待遇还差吧!为此,直到现在习主席领导的党中央十分关心民计民生,出台了许多惠民济民政策,我诚恳请求上级政府落实中央惠民政策,给我们一个机会,改善我们的基本养老待遇,使我这些人也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现在由于心脏手术终生自费服用高额每月上千元的药费),现每月只能领取国家70多元养老金而闷闷不乐,在此我深深地感谢伟大的共产党,感谢为民为实事的好政策。
此致 敬礼
湖南省邵阳县白仓镇团结村(原新建乡农机站) 李太平 身份证号码:430523194503063514 电话:15012953836
|
写 信 人: | |
写信时间: | 2018-08-28 |
处理单位: | 县农业局 |
处理时间: | 2018-10-13 |
处理状态: | 已处理 |
回复情况: | 李太平: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县七八十年代曾经参与过原农机工作的老同志晚年养老待遇问题的关注,您所提出的“关于解决原新建乡农机站站长工作几十年老年生活无着落的请求报告”的信件已经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收到您的信件后,我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组建了调查处理工作小组,于8月28日~9月11日开展了调查核实工作。经调查,您所反映的情况部分属实。我县在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为发展农业生产,原公社确实从各大队选拔了一批年轻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指导和农机管理等工作,根据调查情况,您属于此类人员。1973年您被原新建公社培养为农民技术员,1977年您被调整到当时的乡镇企业办从事会计等相关工作,1978年由原公社统一调整到原农机站从事开拖垃机、抗旱抽水等农机工作,1983年体制改革解散时,原公社支付了您400元左右的补偿金,当时您的身份仍然为农民。1983年体制改后,由于当时农机工作的需要,原新建乡又暂时保留您在原农机站工作,具体负责农机管理、抗旱抽水和发农用柴油票等工作,您的个人工资也是从发柴油票的提留管理费用中给予支付,直至1995年全县拆区并乡时,您停止了发油票等一切农机工作,您的身份一直为农民。 鉴于以上情况,我局现对您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如下处理意见: 1、您所反映的情况部分属实。其中您本人曾经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由原公社选拔从事农业生产指导和农机管理、开拖拉机、抗旱抽水、发农用柴油票等工作的情况属实;由于您被原公社选拔从事农业生产及农机管理等工作,直至解散时身份一直为农民,因此,您在信中所提到的在1998年县编委给予解决了编制的说法不属实。 2、因国家、省、市、县均未出台能够适用于您们这一类型人员的相关具体政策,目前,根据现行政策,您所提出的要求给予解决养老待遇的问题尚不能落实。 3、我局将积极向上级如实反映情况,希望上级部门早日制定出台能够适用于您们这一类型人员的具体优惠政策。 如还有不清楚的问题,请直接拨打邵阳县农业局办公室电话0739-6821516进行咨询。 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和监督我们的工作,为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邵阳县农业局 2018年10月12日 |
满 意 度: | 无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