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统一互动 > 县长信箱 > 信件查看
信件查看
关于红石开发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内容: 一、现状:我县红石开发区现在还是不冷不热的局面。主要表现有:1、房价相对较低,同类型的房子大木山的2000元一个平米、五丰铺的2000元一个平米,而红石开发区的只有1400元一个平米,而且鲜有人问津;2、新搬进开发区住的人很少、根本没有闹起来: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开发了10年时间,但红石开发区的房子相对规划的房子还没修好三分之一,人口入住则更少,不到十分之一。3、企业落户的少,正常开工的企业只有4到5家,总用工数只有1000人左右。经营状况也不理想。二原因(有些也是整个塘渡口的原因):1、交通不便,主要是2路公交车1个小时一趟,而且不定时,住在红石的群众出行不方便,公交车公司没装到客也不赚钱。2、教育没跟进。红石的初中和小学不能就近读书,小学反而要送到玉田乡下小学去就读。3、办房产证的费用太高。在邵阳市买一套房产证未满5年的二手房,两证办下来名义上只要10.6%,实际只要房价的7%到8%。而我们邵阳县同等情况下,仅房产证一项就要21%,而且办理的过程很麻烦。如果是新房,土地使用证要过户,要规划许可证,要开工许可证,还要办房产证,在办房产证的时候,所有可以搭车收费的要先交才能办。总之办好一套房子的两证下来比邵阳市的要高1.5到2万元。4、金融:因为我县的房地产大部分是个人自建房,开发商的所占比并不高。个人自建房的买方和卖方都很难借到钱,尤其是买方,没贷到钱买不到房子,就是买到房子也办不了证,办不了证就贷不到款,贷不了款就买不了房子,这是一个死结,没有金融上的破冰,就解不开这个结,房子就卖不动。如果解开了这个结,我们县房子购买力会大大提高。5、只重视招商面忽视了房地产。我认为我们邵阳县100万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也是最大的市场。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学就是经济增长点,要向着“宜居、宜商(如物流)宜厂、宜学”几个方面努力,拉动经济作用最大的是房地产,如果吊死在招商这一棵树上,则成本太大,效果不明显,效果也不会长久。6、离邵阳太近。塘渡口因为离邵阳太近,很多有钱人都在南站买房安家,塘渡就趋于空心化。三、五丰铺发展得快的原因;五丰铺这几年为什么发展得比红石要快呢,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1、教育,五丰铺在校就读的小学中学和高中一共有13000人,加上陪读的估计有20000人,这些家长在五丰铺租房子陪读几年后,就会有在五丰铺买房子的念头,这就培育了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2、五丰铺的棉毛衫产业,五丰铺棉毛衫在鼎盛时有600多家,现在保有量一直有500来家,这些棉毛衫提供了约3000个就业职位,这些就业的往往是在家带儿女的妇女,这样,一个妇女带着一家人就能在五丰铺保得生活费,丈夫在外做生意或者打工存下来的钱就能用来买房子。3、还有一个因素就是D屋品,这些从云南边境挣回来的钱最后还是落到五丰铺消费,最后还是要流通到房地产和各行各业。4、远离邵阳市。现在这发展阶段,邵阳对周边人口和金融是一种吸收的作用,要等到邵阳出现大城市病的时候才能带动周边的卫星城,而五丰铺因为离得较远,吸收作用不明显,至少比邵阳市对塘渡口吸收作用小。四|对策:1、改善交通:A加快邵阳到塘渡口大道的建设,建成以后安装好路灯,向江北到新邵的大道一样,通过这条交通要道推进与邵阳市的融城;B公布红石开发区的详细规划和远景规划,关择主要路网动工建设。C改良公交车线路。建议2路车从红石火车站—芙荑新城——大木山汽车站——新公安局石齐学校,法院—陡水洞—老汽车站止。每20分钟开一趟。定时,只要定时开,一定会有客源的,公交车公司也会赚钱。2、改善教育建议在红石周围修建一所初中和小学一体的学校,将县十一中所有师资整体迁到这所学校,建议直接将这所学样命名为十一中,原来的十一中可以命名为十二中或其他名称;3、招商的方向稍作调整。开发区的发展既要立足我们邵阳县本地,又要吸收外来资金。可以向“宜居、宜商、宜厂、宜学”四个兼顾的目标发展。得用火车站、高速公路出口,邵塘大道三条交通要道的优势,打造邵阳县的物流园。要人气、产业、物流,良性互动。4、抓干部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主要要管好国土、规划、城建、房产和税务等部门。要把每一个个体都当成招商来的老板一样对待。推广一站式办理,标准化服务,限时办结,网上公示。5、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诚信。要公正司法,维护合同法的威信
写 信 人:
写信时间: 2013-09-17
处理单位: 县工业园区管委会
处理时间: 2013-10-08
处理状态: 已处理
回复情况:

《关于红石开发区发展的几点建议》的答复意见

县工业园区收到县长信箱转达的《关于红石开发区发展的几点建议》,对所提意见、建议的人士表示感谢,感谢对园区发展的关心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忧患之心,同时欢迎更多的人士提出宝贵意见。

2003年,县委、县政府规划建设塘渡口火车站站前区,并成立了站前开发指挥部,20045月站前区工程启动,20063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工业园区建设组,200711月,成立邵阳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来信所指的红石开发区就是现在的工业园区所辖范围。自2003年原火车站站前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开发建设以来,由于前期、资金投入少以及传统运作模式等方面原因,造成发展方式依然较为粗放、基础设施落后、发展速度缓慢等局面。但经历几年的艰辛建设和无数坎坷波折和沧海桑田,也让昔日的荒山野岭、不毛之地如今厂房林立、人来车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投资热土上,实现了从零到有、从弱渐强的根本转变。

站前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竞争中寻求主动,经过不懈努力、顽强拼搏,园区在规划开发、招商引资、科技创新、节能环保、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基本实现了将工业园打造成我县工业企业经营大基地、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集聚外商投资大洼地的这一远景目标。发展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建省级工业集中区。

省级工业集中区是园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平台”,是招商引资的“名片”效应。我们紧紧抓住省委重视园区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高度重视、精密部署、积极行动,从元月30日启动,到516日高分顺利通过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仅仅用了135天时间,实现了时间短、投入少、效果好的可喜局面,现该项目已经省发改委下文批复为省级工业集中区。

二、园区规划明确定位。

为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坚持做到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规划,做好近期3.76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期10平方公里和远期30平方公里的总体概念性规划。“十二五”期间,按照“北工南商、两轴开发、两区建设、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搞好“二轴、两区、两型”的功能布局。“二轴两区”是以昭阳路为轴的经开区,紫阳路为轴的工业区;“两型”为以土地出让为巢引进顶天立地的大中型企业、以标准厂房为孵化器培育铺天盖地的小微型企业,并注重培植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服装鞋帽业、新电子技术四大主导产业。中、长期规划以时代大道为廊,两头对接,三片开发(红石、七里山、九公桥)、园区领先、产业融城。今年以来,在县规划局的支持配合下,已完成规划范围内土地测绘工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工业园区的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总体概念规划进行设计,并于今年5月、6月二次召开了规划预审会,8月底完成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评审工作,为园区科学发展绘制了蓝图。

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从建园初财政只拨款10万元用作开发区和园区建设工作启动资金,县财政投入资金不足3000万元,同时因园区大部分土地属工业用地,土地出让价格低廉,面对重重困难,开发区和园区全体人员以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斗志积极应对,并认真思考和调研,并探索出了“借鸡生蛋”和“通过科学规划充分利用部分土地出让创收”的新办法、新路子,改变了当时资金不足的被动局面,走出了“无米之炊”的困境。自2007年迄今,工业园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共征地1400亩,拆迁安置一百多户,园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备,完成了双雄广场以及区内昭阳路、紫阳路、幸福路、光明路等主干道工程和绿、亮化等重点工程,架设长6.25公里10KV双回路电力专线工程。

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速度。

项目建设是园区工作的第一要务。没有项目支撑,园区就是空壳经济;没有项目落地,园区就是死水一潭。为此,我们把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重点项目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实并一抓到底。

1、大手笔投建基础工程。光明南路长990.677米,宽20米,总投资967万元,是工业园区的主干道,更是湖南长江粮油发展有限公司及未来入园企业的出入通道,现已完成路基工程;光明北路长525米,宽24米,总投资978万元,现正在进行土地平整工作;紫阳路延伸段建设全长993米,宽36米,预算2500万元,已完成项目前期勘测、设计、预算工作,对征地拆迁安置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207国道园区段正在改造中。

2、大动作推进基建工程。一是长江粮油投入2100万元完成土石方工程,启动厂房主体工程建设。二是金拓科技投入2200万元完成土石方工程,第一条生产线厂房主体工程已完成桩基建设。三是鑫恒饲料3月份签约落户工业园区,2013518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土石方工程10万方,完成投资1000万元,预期8月中旬完成土地平整和土地挂牌程序,启动厂房主体工程建设。四是芙夷新园物流项目历经两个月的艰苦奋战,已完成征地177亩,迁坟92座,顺利完成了该项目征地拆迁工作。五是邵阳县连泰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620日签约落户工业园区,该项目6月份已经完成可行性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立项等前期工作,七月上旬已经完成规划、放线、设计工作,726日业主已经进入场地正式动工建设,年底以前完成厂房主体工程建设并投产运行。

3、大气魄兴建创业中心。为配套标准厂房建设,打造小微型企业“孵化器”并提供“保姆式”服务,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夫夷大道与振羽大道交汇处的黄金地段规划选址了30亩土地,着手兴建工业园区创新创业中心,创业中心大楼拟建10层电梯房,预算1000万元,按地标性工程设计建设。现正在进行征地、立项工作。

五、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工业园区抢抓机遇,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不断创新招商观念,先后到香港、澳门、台湾、广州、上海、宁波等地进行招商洽谈,以诚实打动客商,使一个个项目相继到园区落户,现有入园企业18家,投产企业12家,在建企业6家。长江粮油发展有限公司、邵阳金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湖南三力达化工有限公司等共合同引进资金12亿元2013年签约落户三家企业:一是芙夷新园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该项目于元月份签约落户工业园区,投资规模2.8亿元,用地面积150亩,项目全面投产后形成日发布货运信息5000条、日货物吞吐量1.5万吨、可停放大型货车1000辆,建立15万吨货车车源运输网络,预计年产值达4500万元,年创税700万元,安置就业人员3000人。二是邵阳县鑫恒饲料有限公司。该项目于3月签约落户工业园区,5月中旬动工建设,项目总投资7500万,用地面积50亩,新建年产18万吨高效无公害生猪饲料厂,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5亿,上交销售税金600余万元,安置劳动力就业200余人。三是邵阳县连泰鞋业有限责任公司。该项目于6月份签约落户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1500万美元,用地面积59.11亩。意向投资四个项目:一是广州中吉集团投资建设中、低端汽车电子产品产业基地,计划用地规模300-500亩,总投资8个亿,分三期开发建设;二是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5月份来园区考察,拟购地200亩,投资生产高档电子香烟;三是邵阳县景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拟投资5000万元以锑矿尾沙为主要原材料生产人造大理石,该项目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属于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四是金土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计划投资新建湘窖酒业酿酒原料加工基地,计划建设年加工储藏30万吨高粱生产线,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用地80亩,新建标准化厂房26000平方米。

六、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园区开发建设离不开征地拆迁,同时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困扰园区开发建设的老大难问题,园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明确职责,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并实行村支两委成员按组包干负责制。园区工作人员走村串户,全面细致的排查摸底,通过耐心细致宣传教育、苦口婆心解释说服,赢得了当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营造了和谐的建设施工环境。到目前为止共征地1400亩,拆除房屋 80幢,安置116户,解决征地拆迁纠纷53 起,为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化解矛盾纠纷86起,安排征地农民就业1055人。

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园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建设过程中有一些原因制约着发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发展资金紧缺。资金短缺是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现实财政投入少,银行信贷难,出让工业用地收益差,从而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园区大规模、大手笔建设。由于资金严重短缺,直接导致园区内水、电、路、地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运行,无法启动昭阳大道、紫阳路延伸段等工程建设,配套工程如修建污水处理、绿化、亮化工程无钱建设,影响园区的整体发展环境。

2、存量土地有限。园区第一期土地储备面积为1100亩,其中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占地面积约350亩,落户园区的企业占地500余亩,拆迁安置用地及公建与商业用地近100亩,园区可开发面积基本开发完毕。目前无法及时补充所需土地,导致一大批有意向性项目因无地而不能入园。

3、建设环境较差。在园区规划范围内“三违”现象屡紧不止,无证乱建情况层出不穷,有关职能部门执法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未来发展。体制、机制不顺,政策支持力度小。园区与各职能部门协调难,呈办手续复杂低效。项目建设矛盾依然突出,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项目建设中少部分群众以安置不满意和承包工程为目的多次阻扰项目施工,园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但收效不大。

园区将凭借“省级工业集中区”这个平台,攻坚克难,务实创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开门纳谏,集思广益,让大家贡献智慧和力量来关心、支持我县园区的建设,从而推动实现园区又快又好发展。

邵阳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013929

满 意 度: 无反馈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县数据局 |联系方式:0739-6821117(县政府办) 0739-6834107(县数据局)
网民监督举报电话:0739-6560308(县委网信办) 版权所有:邵阳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3007878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05230028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县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