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数据 > 统计公告
2012年邵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4-01 来源: 【字体:
2012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奋力推进、继往开来之年,也是邵阳县启动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的第一年。邵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化两型”战略部署,以富民强县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优化经济结构,加快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开发,深化改革开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兼顾,做好各项经济工作,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一、综 合 经 济
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0312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1%。全年经济增长有起有伏,趋势向好。一季度增长10.5%,二季度增长7.8%,三季度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52447万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36640万元,增长10.7%;其中工业增加值286113万元,增长10.3%;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0527万元,增长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4037万元,增长16.1%;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644万元,增长15.3%;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7413万元,增长9%;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3633万元,增长8.2%;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448万元,增长12.7%;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8211万元,增长5.2%;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0688万元,增长21.7%。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7.9:37.3:34.8,分别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下降0.4个百分点、上升1.9个百分点。第一产业贡献率为10.1%,第二产业贡献率为37.8%,第三产业贡献率为52.1%。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615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613元。
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2012年,省市分配我县为民办实事项目20个。主要承办单位为13个县直责任单位和25个乡镇场。100%完成了目标任务,其中7个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全县共落实为民办实事资金56382.01万元,其中国家投入资金31233.41万元,占总投入的55.4%;省级投入资金2683万元,占总投入的4.8%;市县级投入资金5443.69万元,占总投入的9.7%;群众自筹和捐资19934.8万元,占总投入的30.1%。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34个,2012年新增15个,增长11.2%。其中“六新村”4个,“五新村”7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217家,增长7.42%。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3家;完成销售收入66000万元,实现利税158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87个,本年新增59个,增长46%;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9815户;本年新增会员828户。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81702.9万元,实现增加值25244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 222753.4万元,实现增加值148148.3万元;林业产值17389.3万元,实现增加值 112612.1元;畜牧业产值128793.5万元,实现增加值84426.9万元;渔业产值9271.5万元,实现增加值5594.9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495.1万元,实现增加值1664.9万元。
全年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168.32万亩,增长 3.7 %。粮食种植面积 120.2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95.15 万亩,增长1.83%;优质稻种植面积 61.92 万亩,增长 0.81%。烟叶种植面积2.92 万亩,增长17.49 %;玉米种植面积 16.82 万亩,高粱种植面积 1.29 亩,薯类种植面积 2.99 万亩,油料种植面积 17.8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18.75万亩,糖料种植面积 0.27万亩。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2278吨,增长-1.72%。
         主要农产品产量
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
粮食总产量   吨          454104      2.15%
谷物         吨          443569     1.94%
优质稻总产量 吨          250180     -0.22%
玉米         吨          54142      3.79%
高粱         吨          3612        56.43%
豆类         吨          4047       12.2%
薯类        吨           6488        11.1%
花生       吨            6772        -1.33%
棉花       吨           45         -16.67%
甘蔗       吨           5805        2.38%
烟叶       吨           4650        14.1%
蔬菜       吨           159750      0.08%
药材       吨          7239         13.32%
西瓜       吨          45045        2.35%
全年共免疫牲畜 182.3万头,免疫家禽472万羽,免疫率 100 %。全年出栏牲猪 102.5 万头,其中肉猪 102.5万头,增长6.63%。三元杂交猪比率98.9 %,提高2.1个百分点。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 831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74个。能繁育母猪4.97万头,增长0.2%。出栏肉牛3.71万头,增长 7.23 %;出栏羊4.16万头,增长 7.22 %,出栏家禽472万羽,增长 1.36%;生猪存栏63万头,家禽存笼 395万羽。全年肉类产量80820吨,增长5.28%;其中肉猪肉产量 69010吨,增长5.57%;禽蛋产量 3000吨,增长0.67%;养殖水面4.23万亩,水产品产量10472 万吨,增长16.36%。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45.26%,提高0.6个百分点;林地面积146.246万亩,比上年增长1.8%;活立木3246964立方米,增长2%。完成造林面积1.092万亩,退耕还林面积0.1995万亩,新造优质油茶林23523.3亩,增长54.8%;垦复油茶林面积23091.5亩。
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共投入资金19550万元,同比增长7.35%,兴建维修各类水利工程97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90座,投入资金9789.55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9.4平方公里,旱涝保收面积达33.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49.65万亩,新增1.9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7万亩。水资源总量3.14亿立方米,人均30.49立方;年末全县中小型水库蓄水总量0.79亿立方米,总用水量19698万立方米,人均用水量56立方米。解决不安全饮水人数9.5126万人。
农业机械化水平程度逐步提高。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37021千瓦,增长4.8%。大中型拖拉机476台/14774千瓦,分别增长14%、12%;小型及手扶拖拉机916台/11547千瓦,分别增长1.7%、1.4%。排灌机械44329台/200064千瓦,分别增长5%、5%。农用载重汽车1305辆。本年新购农用收割机267台,增长24%;全县新购犁耕设备633套,全县已发农机补贴2641万元,本年发放农机补贴436万元。本年机耕地面积82.8亩,增长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2012年,全县工业实现总产值927034万元,增长 11.02 %;实现增加值286113万元,增长10.3 %。 62家规模工业完成产值 775294 万元,增长 10.4%;实现增加值241644万元,增长12.9%;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8249万元,增长8.9 %;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65401万元,增长5.1 %;小型企业实现增加值 176243 万元,增长16.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34892万元,增长27.2%;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8503万元,增长78.4%;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94305万元,下降21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3452万元,增长66.1%。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48113万元,增长17.1%;轻工业实现增加值93532万元,增长6.6%。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75964万元,增长10%;实现利润42185万元,增长21 %;实现利税67963万元,增长24.3%;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419.62 %,增长 12.73 %;规模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2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51740万元,增长14.5%。实现增加值50131万元,下降11.3%。纳税1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39家,税额达15945万元,增长1.3%。纳税超过500万元的工业企业6家,纳税超过1000万元的工业企业2家,纳税超过5000万元的工业企业1家。
规模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名称          计量单位       ±%
服装          722万件        -18.6%
机制纸         1.08万吨      -12.1%
塑料制品      0.075万吨       88.7%
原煤          173.9万吨       37.2%
洗煤          7.77万吨         58.3%
水泥          167.9万吨        -10.4%
大米          109581吨          -26.4%
植物油        3726吨            84.7%
铁合金        25.5万吨          -25.9%
发电量        14195万千瓦时     88.3%
建筑业快速发展。2012年,全县建筑业实现总产值 63452万元,增长 45 %。实现增加值50527万元,增长13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71.03万平方米,增长 22.68 %;建筑竣工面积 71.03万平方米,增长 22.68 %。
电力生产和供应有力。全县现有变电站15座,水电站9座。2012年实际供电量46452.62万千瓦时;其中居民生活用电10240.96万千瓦时,下降9.39%;工业用电17880.12万千瓦时,增长9.48%。投入电力建设资金3333.35万元,完成行政村电网改造127个;新建变电站2个。2012年12月,投资1.7亿元的红石220千伏变电站投入运行。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201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3322万元,增长 37.72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 178767 万元,增长 75.4 %;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 544555万元,增长 24.62 %。其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51993万元,增长33.54 %;工业技改完成投资 200969 万元,增长53.26 %。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637164 万元,增长 31.87 %。其中 15 个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 8.09 亿元,下降29.65 %。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重点工程项目6个,完成投资 5.2 亿元。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 65869 万元,增长 261.8 %;第二产业投资 451993 万元,增长33.54 %;第三产业投资 205460 万元,增长 21.07 %。
房地产业稳定增长。县内现有房地产开发公司16家,其中资质证的房地产经营开发公司4家,其中四级以上资质企业3家,暂定资质企业1家。全县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8211万元,增长5.2%。新建城镇廉租住房面积5355平方米,城镇居民困难户住房解决率20%;新增公租房面积5173平方米,增长29%;年内商品房竣工面积5.763万平方米,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7.6544万平方米;商品房现房面积6.347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投资475万元,增长0.08%;商品房空置面积1.3069万平方米。
                五、贸易经济
城乡社会消费市场繁荣。城乡消费需求两旺。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刺激了城乡消费。全县家电下乡61560台,补贴金额1750万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632.7万元,增长14.6%。按城乡分:城镇消费260330.2万元,增长15%;乡村消费80302.5万元,增长13.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282006万元,增长14.37 %;住宿和餐饮业58627万元,增长15.91%。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47413万元,增长9%。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3633万元,增长 8.2%。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46个,完成零售额68447万元,增长32.4%;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8716.7万元,增长31.2%;限额以下及个体批发零售业额213529万元,增长9.6 %。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16家,完成营业额5254万元,同比增长37.4 %;其中餐饮业4718万元,增长 35.5 %。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县引进内联引资项目190 个,合同引进资 68.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1.42亿元,同比增长21%。新批外资项目2个,合同引资300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50万美元。签约投资超亿的项目11个,合同资金46.8亿元。
六 交通、邮政和通讯
交通运输事业繁荣。2012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644万元,增长15.3%。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6599辆,其中客车525辆,货车2994辆。拥有摩托车59280辆。全县本年新增汽车2831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5406辆,本年私人新注册汽车1876辆。全县铁路营运37.4公里,火车站2个;公路线路年末里程3610.76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156公里。二级公路295.251公里,三级及以下公路3253.362公里。县城公交车辆64辆,增长18.5%;全年交通基础建设总投资3.2325亿元,本年新修通村水泥公路86.8公里。全年货物周转量396126.57万吨公里,增长11.55%;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391123.45万吨公里,增长2.82%;水运货物周转量5003.12万吨公里,增长1.07%;货运量1336.23万吨,增长7.49%;其中公路576.23万吨,增长5.89%;水运91.2万吨,增长0.8%。旅客周转量54788.46万人公里,增长8.11%;其中公路54223.11万人公里,增长4.86%;水运565.35万人公里,增长0.87%。客运量1396.44万人,增长3.25%;其中公路1312.23万人,增长5.41%;水运84.21万人。增长1.09%。
邮政通讯业绩较好。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9704.29万元,增长2.6%,按新统计口径计算,其中邮政业务量3356.49万元,增长18%,通讯业务总量16547.8万元,增长11.6%。其中电信业务量2900万元,增长1.7%,移动业务总量11048万元,增长9.98%,联通业务总量2400万元,增长20%。现有乡镇邮政所17个,全年报刊发行737.67万份,增长13%;函件投递770.26万封,其中快递5891封,邮政农资下乡163.19万元。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6.3万门;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4.4786万户,其中城镇电话用户1.0268万户,乡村电话3.4518万户,本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514户,年末电信互联网用户20352户,增长40.33%;本年新增互联网用户2514户;年末拥有基站366座,新增18座。移动公司208座,新增6座;联通基站78座,新增3座;电信基站80座,新增9座。年末拥有移动电话290416户;新增40894户;3G天翼用户63055户,其中移动公司12695户,联通46000户,电信4360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健增长。2012年全县财政总收入57320万元,增长2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642万元,增长28.1%;税收收入37913万元,增长28.6%。其中国税完成18008万元,增长26.4%;地税完成21010万元,增长32%。财政完成18303万元,增长25%。其中上划中央两税11830万元,增长19.6%;上划所得税4069万元,增长55.1%;非税收入19407万元,增长26.6%。
财政总支出278080万元,增长38.3%。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50655万元,增长134.4%;社会保障支出36367万元;教育支出67499万元,增长62.4%;科学技术支出83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12万元,增长85.13%;医疗卫生支出31919万元,增长7.54%。
金融业稳健发展。2012年,全县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1448万元,增长12.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0776.54万元,增长19.89%。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34571万元,增长20.22%;对公存款209311万元,增长11.25%。各项贷款余额242529.1万元,增长16.45%。其中短期贷款164330.44万元,增长13.06%;中长期贷款78760.66万元,增长28.77%;其中工业贷款11000万元,农业贷款110177.37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348018万元,增长15.65%;贷款余额145555万元,增长16.16%。全县7家金融机构年末存贷比为100:22.4。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6760.14万元,下降14.08%。
保险业效益突出。2012年共完成保费收入18732.6万元,增长8.25%。其中人寿保险收入14955万元,增长7.09%;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606.4万元,增长42.24%;财产险3080.6万元,增长14.83%。赔付额1735.7万元,下降66.06%;其中寿险给付1040.58万元,下降71.15%;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和给付483.8万元,增长370.62%。财产保险赔付862.1万元,下降38.64%。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不断巩固。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加强,2012年,全县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8597人,其中女性3146人。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73人。全县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11个。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216万元,增长15.4%;其中安排科技三项经费320万元,增长3.2%。全县申请专利72件,增12.5%,授权专利32件,增长23%。
教育事业不断加强。2012年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5所,年末拥有学校面积89万平方米,改造农村中小学校危房1.6万平方米。年末拥有学校257所,其中普通高中7所, 169个班;初级中学48所,536个班;小学202所,1840个班。在校学生115191人,其中高(职)中生12524人,初中生31057人,小学生71610人。共有女学生52490人。毕业生25134人,其中高中毕业生3034人,初中毕业生10441人,小学毕业生11659人。辍学156人,其中女性112人。特殊学校11个班,在校193人。公立幼儿园15所,新建7所。全县幼儿园在园儿童13046人,比上年增长2.8%,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享受免费教科书学生人数102667人。小学招生13605人,初中招生10983人,高中招生5118人。特殊学校招生34人。全县共有专职教师5667人。全县高级职称473人,中级职称4621人,初级职称3503人。2012年县内参加高考人数3439人,本科上线人数1487人。
               九、文化、广播、体育、卫生
文化产业繁荣兴旺。2012年,全县文化产业总产出34209.24万元,文化产业增加值22578.1万元,增长32.6%。年末拥有县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6.5万册,纪念馆1个;公共文化设施23个;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2处,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2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处,乡镇文化站23个,艺术表演场所1处。本年新建农家书屋186个,配送农家书屋书籍290532册;民间艺术表演团体37个,送戏下乡92场次;县级电影放映队1个,农村电影放映队40个,放映电影7491场次,电影观众268万人次,电影放映收入162万元。
全县现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个,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机构23个。电视覆盖人口99.49万人,覆盖率为94.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有线电视入户数5.5431万户,新增5431户;电视村村通工程3149户。
全县拥有县级档案馆1个,现有档案室11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1.3895万卷(件)。
   全县现有教练员12人,其中女性5人。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30万人,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2项。投入资金33万元,创建村级体育活动场所11个。全年共开展群众体育活动26次,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参与人数13万人,达到国家规定体育锻炼标准人数8.9人,其中女性4万人次。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30次,参加人数3.2万人,其中女性0.7万人。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奖牌4枚,获得全国冠军1人次。全年体育彩票发行额700万元。
   国内旅游人数12.5万人次,增长15%;旅游收入6900万元,增长10%。过夜旅游5.2万人次,增长16%;全年出境2450人次,增长11%。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9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共拥有床位2295张。其中乡镇卫生院26个,拥有床位1045张。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85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725人,注册护士676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40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5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886人。医生中女性207人,占医生总数的28.5%。全年共诊疗人数1115812人次,住院82325人次,出院80899人次,治愈率88.5 %;新生接生率100%。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合理有序增长。2012年,全县总户数265341户,总人口1048450人。其中男性554321人,女性494129人,男女性比为112:100。在总人口中,常住人口942315人。其中农业人口794419人,非农业人口144896人。城镇人口288710人,乡村人口653605人。全县城市化率30.66%。全县100岁以上老人58人,增长13.7%;其中男性13人,女性45人。2012年,全县女性初婚人数5729人,其中晚婚人数2862人。年内出生11231人,其中男婴5824人,女婴5407人,出生率10.95‰,死亡5936人,死亡率4.39‰,人口自然增长率6.56‰。全县计划生育率89.8%,节育措施落实率89%,以村为主率85.02%。年度结婚人数8700对,离婚1181对,补发婚姻登记证592对,补办离婚手续18对。女性初婚人数5729人。女性绝育人数2744例,男性绝育人数280例。
民生民利不断改善。全县2012年末国有单位258个,集体单位47个,其他单位数25个,单位从业人员29829人,其中女性8961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总报酬93989万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91255万元。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31473元,增长15.25%;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2437元,增长16.15%。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19元,增长 14%。按类别分:人均工资性收入 10690.13 元,增长 23.3% ;经营性净收入 1135 元,增长21.8%;转移性收入2133.46元,增长11.8 %;财产性收入113.15元,下降42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9.46%,比上年下降0.5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920.78元,增长8.8 %。其中人均交通通信支出591.29元,比上年下降0.04 %;人均旅游支出33.8元,比上年下降46%;人均购房建房支出647.08元,比上年下降80%;其中人均食品支出3917.65元,比上年增长7.3%;人均衣着支出1147.39 元,比上年增长16.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443.44元,下降11%,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百户城镇居民年末拥有:摩托车8 辆,电话 30部,移动电话214部,冰箱92 台,彩电102 台,组合音响24台,空调 42 台,热水器92 台,洗衣机 96部,家用电脑54台。农民人均纯收入3499元,增长14.4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总支出3217.78元,增长11.02%;其中食品支出1746.52元,增长9.47%;衣着支出111.88元,增长11.49%;居住支出441.45元,增长10.2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50.04元,增长37.03%;医疗保健支出344.94元,增长13.99%;交通通信支出193.74元,增长9.7%;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70.34元,增长9.7%;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58.87元,增长2.0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2.28%,比上年下降1.38个百点。人均居住面积25.45平方米。百户农民家庭年末拥有:冰箱50台,摩托车23辆,彩电93台,固定及移动电话143部。全年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273万元,增长5.2%;帮助困难群众33750人,解决扶贫资金1350万元,按国家规定,以人均年收入2300元为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26.15万人,同比减少7.4%。
民生民利不断改善。年末就业劳动力56.8万人,新增就业人员1.3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0.4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8%,下岗职工再就业0.33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5.4万人;已参加失业保险1.72万人,增长1.07%;已参加医疗保险4.1908万人,增长1.2%,其中职工2.803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74万人,增长1.11%;参加生育保险2.669万人,增长0.4%;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0.96万人,增长0.1%;领取失业保险0.0452万人。全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6.12万人,其中60岁以上农民领取养老保险人数13.2455万人。城镇低保年度累计保障16794人次,增长0.76%;年末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7353人,共23595人次,增长5.67%;年末城镇低保累计发放保障金4220万元,增长44.97%。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保障53962人,增长5.31%;其中集中供养五保902人,增长13.53%;累计发放五保供养金1514万元,增长34.11%;各类收养性福利单位床位900张,年内收养人员350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3个。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030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80万元,新建扩建乡镇敬老院2个。农村危房改造5478户,增长142.7%;其中新建4766户,维修712户,农村危房改造资金4822万元。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47.6万亩,其中成灾面积30.17万亩,绝收面积8.7万亩。 年末全县工会组织610个,工会会员67331人。年内筹集“春风行动”资金350万元,帮扶困难职工4600人次。
            十一、节能减排、环境保护
节能降耗强力推进。2012年,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9吨标准煤,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8%。全县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92.8%,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1.5%,工业废水达标率98%,工业废气处理率9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16%。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7%。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工业固体物综合利用率99%。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12平方公里,废气处理率86%。
自然资源保护优良。全县总面积1996.88平方公里,2012年,国土部门共投入土地开发资金729.46万元,开发面积251.445亩,新增耕地192.315亩。域内已发现的矿种20种,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种4种,其中金属矿产2种,非金属矿产2种,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2处。原煤蓄量6000万吨,县内煤矿采掘企业35家,年产能69万吨。域内水资源总量13.17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279.26立方米。域内水资源总用量3.14亿立方米,人均30.49立方米;年均降水量1313.9毫米,平均气温16.4℃,平均日照1187.8时。全县总体水质状况良好。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占90%,满足Ⅳ类标准的断面比例占10%。
城市基础功能不断完善。2012年,县城城区建设面积12.68平方公里,人均建成区面积112.51平方米;城市公共绿地3.59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9.72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31.8%。城市道路61.9公里,道路面积86.4万平方米;城市人均居住面积25.9平方米。城市自来水供应量998万吨,自来水普及率100%;投资2700万元,3200户使用管道天然气。年度城市液化气供应量5573吨,日平均清运垃圾358吨。
               十二、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安全生产大局稳定。全年安全生产事故159起,死亡人数17人,比上年下降48%;受伤人数121人,增长15.2%;直接经济损失667万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155起,死亡10人;煤矿事故1起,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其他事故3起,死亡3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45万元;火灾事故发生次数151次,上升122%。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18人/亿元,工矿商贸十万人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0.08人,煤炭百万吨事故死亡率2.91人,道路交通事故万车事故死亡率1.31人。
政法综治成效较好。2012年,全县共受理治安案件2275件,查处治安案件2275件,查处率100%;刑事案件立案1436件,侦破案件1030件,破案率71.7%。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13.7起。法院受理各类民事案件1497件,增长0.2%;民事案件结案1485件。受理行政案件60件,增长114.2%,结案60件;有罪判决的案件285件,有罪判决率100%,有期徒刑人数404人,其中女性12人;起诉率98.8%;批捕78.2%;出庭率100%。经济案件受理87人(件),立案侦查17件(人),结案率100%,直接挽回经济损失350万元。律师事务所2个,从业律师18人。公证处1个,办理公证数599件;人民调解委员会734个,全县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473起,调处成功6279起,调处成功率97%。
   注:1、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用现价计算,增速用不变价格计算; 
       3、按新统计口径,非普查年份人口数据以常住人口为统计标准。
       4、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
       5、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与此同时,月度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6、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7、邮电业务总量增速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
8、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是指移动电话交换机根据一定话务模型和交换机处理能力计算出来的最大同时服务用户的数量。
9、3G是指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rd-generation,简称3G),3G移动电话用户是指报告期末在计费系统拥有使用信息、占用3G网络资源的在网用户。
      10、农村五保供养是指老年、残疾和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村民,在吃、穿、住、医、葬方面得到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1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城镇非从业人员。
 
     12、劳动工资因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工资状况未确定,暂只按目前的统计口径计算现有的行业劳动工资状况。
    本统计公报资料由统计局、调查队、扶贫办、科技局、教育局、文广新局、卫生局、体育局、劳动局、民政局、环保局、财政局、旅游局、农办、畜牧局、水利局、农机局、农业局、林业局、交警队、交通局、电视台、公路局、房产局、安监局、人事局、计生局、工商局、电力局、地方电力公司、建设局、邮政局、法院、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工行、农行、建行、农发行、信用联社、邮政蓄储银行、中国银行、电信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老龄办、气象局、国土局、煤炭局等单位提供。
                       (邵阳县统计局   刘扬)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联系方式:0739-6821117(县政府办) 0739-6834107(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民监督举报电话:0739-6560308(县委网信办) 版权所有:邵阳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3007878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05230028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