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数据 > 统计数据
2015年上半年邵阳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时间:2015-08-25 来源: 【字体:

  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2015年上半年邵阳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邵阳县统计局

                 2015 731

  今年以来,在国家宏观经济“三期叠加”新常态的影响下,我县面临外部环境趋紧、内生活力不足的双重压力,经济运行呈现速度放缓、问题反弹的苗头和趋势。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县委、县政府坚持稳中快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新常态,谋划新发展,有效应对新情况和新局面,积极化解新困难和新问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县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一)经济总体稳中有进

  上半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6805万元,同比增长9.6%;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一产业增加值99741万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二产业增加值129214万元,增长9.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三产业增加值217850万元,增长12.5%,增速比一季度上升3.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同期的23.3:29.7:47调整为22.328.947.9,第三产业占比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6.1%30.7%63.2%

   1、农业经济有喜有忧。上半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2755.9万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53518.26元,同比增长2.9%,牧业产值99856.73万元,同比增长3.8%。全县春夏收粮食种植84.2万亩,同比增长2.76%。优质稻面积35.2万亩,增长5.63%;春夏粮食总产量2387吨,增长8.75%;油菜面积19.9万亩,增长4.6%;产量2.31万吨,增长7.8%;烟叶2.5万亩,下降50.88%共调运油茶良种苗木327.14万株,完成油茶造林2.62万亩,为省、市下达计划任务1.1万亩的238.2%,为县定任务2.5万亩的105%上半年出栏生猪47.5万头,下降3.46%,禽蛋产量0.1825万吨,增长0.16%,水产品0.35万吨,增长7.69%

   2、工业经济增速放缓。上半年全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485962万元,增长14.1%,实现增加值137024万元,同比增长9.3%。一是轻工业实现增加值69206万元,同比增长7%;重工业实现增加值81755万元,同比增长13%。二是工业集中区企业平稳增长。工业集中区企业完成增加值75568万元,增长8.8%,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达到55.1%。三是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增长。上半年非公有制规模企业实现增加值135375万元,同比增长15.4%,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3、第三产业增速较快。上半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17850万元,同比增长12.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735.4万元,增长13.1%。按区域分:城镇实现零售额316828.4万元,增长13.32%;乡村实现零售额23907万元,增长10.7%。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81247.6万元,增长14.03%;零售额实现241172.9万元,增长12.94%;住宿业实现5569.7万元,增长11.9%;餐饮业实现12745.2万元,增长11.68%。房地产市场趋缓,房地产开发业实现增加值23547万元,同比增长4.7%

  (二)项目建设平稳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1、投资需求总体稳定。1-6月,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6481万元,同比增长18.1%。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83596万元,增长89.68%500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投资217785万元,下降2.16%。产业投资201133万元,增长38.9%;其中一产业完成投资59358万元,增长199.95%;二产业完成投资284916万元,增长0.38%;三产业完成投资172207万元,增长44.17%

  全县总投资项目中,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223个,比同期减少26个;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2个,比同期增加27个;亿元上以项目7个,与同期持平。其中县、市重点建设18个,完成投资82674万元。

   2、内资、外资和出口增幅较快。1-6月全县实际利用内资468490万元,增长25.7%;实际利用外资900万美元,同比增长455.5%;出口2354万美元,同比增长154%

(三)财政收入喜忧参半,金融保险稳健增长

  1、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重点企业减税严重。1-6月实现财政总收入51585万元,完成全年预算的61.8%,同比增长15.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315万元,增长21.1%;其中税收收入27798万元,增长2.9%,非税收入23787万元,增长35.4%,增收的主要原因是重点工程及项目税收入库7717万元,同比增长29.8%;房地产税完成6366万元,同比增长10.9%。国税完成10065万元,为年度计划的46.3%,同比下降8.8%;其中“两税”收入完成5627万元,为年度计划的32.6%,同比下降31.4%。减收的主要因素:一是煤炭税收今年国税入库454万元,同比下降54%;地税入库316万元,同比下降31%。二是南方水泥资源综合利用退税,减少2300万元。三是国家调整中小微型企业税收起征点,纳入65家工商企业有24家税收出现负增长。

  2、金融保险运行稳健。6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63580万元,比年初增加 115212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71239万元,比年初增加73725万元。存贷比10030.1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实现保费收入17104万元,同比增长38%;理赔支出6748万元,同比增长14%

(四)民生民利保障有力,居民收入增长平稳

  社会保险工作不断加强。全县企事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3.6 万人,完成基金征缴10244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42737 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累计参保31971人,基金征缴5006 万元,为市定任务的71.5 %;生育保险参保19001 人,基金征缴 233 万元,为市定任务的71.5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 922305 ,基金征缴43395.3万元。就业援助工作有效推进,动态就业援助率达100 %,完成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 5806 人。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5178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城镇居民收入9922元,增长7.7%,农村居民收入3021元,增长10.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056元,增长13.9%,人均经营净收入1008元,增长11.4%,人均财产净收入148元,增长14.3%,人均转移净收入为1983元,增长6.7%。一是政策性增资。随着公务员工资改革逐步执行到位,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标准提高,推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二是市场劳动力价格继续提高,城镇打工人员收入有所提高。三是政府转移支付力度加大,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低保标准提高以及惠农政策持续给力,成为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压力

  1、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一是主要经济指标与年初目标比有差距。GDP相差0.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相差2.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相差6.9个百分点;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目标分别相差2.3个、1.7个百分点。二是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4个指标还有一定差距。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全体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增速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是与去年同期相比,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低6.3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低1.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低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低1.7个百分点。

  2、财政收入结构不优

  尽管财政收入仍然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但是从内部结构来看,拉动增速的主要还是依赖于非税收入的增长,后期增收难度较大。全部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增长35.4%,税收收入增长2.9%,后期税源萎缩,征收难度更大。

  3、规模工业走势堪忧

  我县规模工业主要是资源型企业多,因2014年20家小型煤矿关闭退出,也新增了27家规模工业企业,虽然同比数据相应有所增长。但是根据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增加值核算采取“克强指数”即工业增值税、用电量和货物周转量作为参数,掐住了我们的“软肋”,今年以来,我县大部分工业企业工商税收回落严重,制造业下降32.9%,采矿业下降22.4%,由于主要支撑和评估指标出现较大幅度的“跳水”和背离,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对我县规模工业数据的评估认定空间。同时,因资金、人员、原材料等要素的趋紧影响生产,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不得不以较低的出厂价抢占市场,导致盈利水平下滑,损害了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

  4、投资增长后劲不足

  今年上半年与2014年末27.1%的增速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了9个百分点,与今年一季度22%的增速相比,增速回落了3.9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增速相比,我县低2.1个百分点,投资扩张力的优势慢慢消失。一是大项目较少。我县人口占全市的13.15%,而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仅占全市的11.39%,人均投资额还没有吃到“平均口粮”;二是房地产市场活力不足。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上半年全县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4.7%,低于三产业增速7.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到11%的低谷,低于固定资产投资7.1个百分点。三是实质性工业投资弹力不足。1-6月全县完成工业投资284916万元,增长0.38%。远低于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72个百分点。

  三、对策和建议

  1、果断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工业下滑趋势

  对工业下滑的趋势不能掉以轻心,对支撑指标的跳水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对生产要素的制约不能避重就轻,要认真分析原因,查找存在问题,加大工作力度,力求取得实效,尽快遏制工业下滑的步伐。一要加大部门协调力度,准确把握运行趋势。根据省、市对规模工业增加值协调性分析体系,工业增值税、工业用电量等指标是评估规模工业增速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下阶段工业用电量和工业增值税保持合理增长的难度非常大,所以需要电力、国税等相关职能部门提前研判形势,做好数据分析,搞好协调工作,缓解基数过大的压力。二要保持小型企业增长优势,加快大中型企业发展水平。大中型企业的增速长期远远落后于小型企业,既不利于规模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也难以支撑规模工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所以,我们在保持传统小型工业增长活力的基础上,尽快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更好地发挥出规模工业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的龙头和主导作用。三要加强要素保障力度,全力做好服务。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的运行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建立要素保障信息收集分析制度和工业运行的快速反应机制,积极应对和化解经济运行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强化服务协调,支持和保障有生产、有效益、吸纳就业强的工业企业用电;积极搭建银政银企对接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保障资金需求和安全。

  2、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提升投资增长后劲

  我县纳入统计范围的项目平均投资规模为2316万元,只有全市平均水平的43.7%左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经济新常态下的调整发展方式并不是全国范围一刀切、各地“齐步走”,邵阳县作为欠发达地区,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投资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一抓项目入库。根据长远发展需要,加快谋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着力加大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等的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定向调控政策支持。二抓民生项目。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有限财政资金作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积极推进PPP投资模式,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缓解政府在民生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资金压力。三抓招商引资。创造有利环境和政策条件,做大工业集中区建设,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项目落地生根;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回乡创业工作,把外来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与本地的资源、生产要素等优势有机对接,掀起新一轮创新创业的新高潮。

  3、深度挖掘市场潜力,有效释放消费需求

  一是增加低收入群体和农民收入,扩宽消费增长的腹地。城镇居民中低收入群体是消费意愿最为强烈的群体,要多渠道多形式保障低收入家庭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同时要充分发挥我市农产品特色优势,扩大规模,打造品牌,推广基地+农户+企业的合作模式,带动农产品进入国内外消费市场,以此提高农民收入,有效释放农村消费潜能。二是培育和发展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打造新的消费增长点和增长极。信息消费涵盖范围广,涉及到生产消费、生活消费、管理消费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提升信息产品、信息内容、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五大服务能力,政府部门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实体销售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有一定实力、所售产品有其特色的企业,要进行扶持,争取培育一批有实力的电商企业。三是营造良好的外部消费环境,提升居民消费信心。以提高消费品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消费者满意度为重点,加强对消费品生产、流通、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质量监测,使居民放心消费;加大医疗、教育、养老、失业、社会援助等社会保障力度,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医疗、教育等成本上涨带来的挤出效益,使居民放手消费。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联系方式:0739-6821117(县政府办) 0739-6834107(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民监督举报电话:0739-6560308(县委网信办) 版权所有:邵阳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3007878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05230028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