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十三五”期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000元,年均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00元,年均增长7.9。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全县新增城镇就业2.3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7%以下。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实施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了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园学位占比上升到55.58%;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新建改建校舍面积15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1.78万平方米,建成教育“三通两平台”信息系统,各类学校100%接入互联网;切实消除大班额,在20所大班额学校新建科教楼,增加学位1.3万个,全县义务教育大班额从2018年的635个下降到2020年的92个,芙蓉、思源学校建成后,全县义务教育大班额可全部消除。不断繁荣文体事业。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完成县城五环全民健身体育中心建设,建成村级文体广场393个、农家书屋633个、农村广播村村响393个,实现基层文化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3万场次,送戏下乡300余场次,我县原创文艺作品获国家级金奖2个、省级金奖4个;成功举办四届“湖南省环金江湖自行车赛”,圆满完成湖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的承办任务。积极建设健康邵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强化,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相继完成整体搬迁工作,第二轮乡镇卫生院改造全部投入使用,完成393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社会保障明显加强。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五险一金”覆盖面持续扩大,累计发放社会保障“一卡通”69万余人。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精准认定城乡低保对象,全县城乡低保人口减少到9257人和28716人,分别减少45.9%和49.4%,五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7.9亿元;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临时救助人员、残疾人、孤儿等保障体系,累计发放各类特困供养资金3.4亿元、临时救助金7500余万元、残疾人补助资金8973万元、孤儿生活补助金2562万元。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积极创建平安邵阳、法治邵阳,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外流贩毒整治专项斗争,推进“一村一辅警”、“邵阳快警”、“‘平安城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治安防控能力有效提升,农村“两抢”案件、民转刑案件、可防性盗窃案发案率分别同比下降24.16%、22.05%、20.23%,城区“两抢”案件大幅下降,全省外流贩毒重点关注县成功摘帽。综合治理、安全生产、信访维稳、食药安全等形势稳定,事故总量大幅下降,多次被评为省市综合治理先进县、安全生产先进县、食品安全先进县、信访工作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