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政府工作报告(2011)
时间:2011-03-22 来源: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3月13日在邵阳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赵湘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邵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发展速度较快、发展质量较好的五年。五年来,全县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后发赶超”奋斗目标,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十一五”各项目标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十一五”期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65.6亿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3.2%,年均超历史最高增速2.8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达3.47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1%,年均增速超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税收收入2.3亿元,是2005年的3.8倍;“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7亿元,是“十五”的5倍,年均增长37.7%;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亿元,比“十五”增加74.3亿元,年均增长18.9%。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基础设施变化最大的五年。交通建设成绩显著。邵永高速建成通车,邵安高速、邵新公路、邵塘一级公路、S317动工兴建,农村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95%以上行政村通了水泥路。水利设施大幅改善。完成9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修标准渠道1140千米,实施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5.11万亩,新建安全饮水工程164处,解决11.6万人的饮水困难。电力电讯快速推进。县地方电力公司成功实现国家电网托管,将有力解决全县14个乡镇43万群众的“用电难”问题。孔雀滩电站首台机组并网发电,新建35KV变电站3座,改造农村电网370个村,完成县城第二批城网改造。新建通讯基站278个,通讯覆盖率达98.8%。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实现,落实生态公益林保护93.9万亩,人工造林7.68万亩。新建沼气池1.4万口,创建沼气示范村20个。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产业发展成效最好的五年。三次产业比由2005年的35.4:22.1:42.5优化为2010年的28.2:36.5:35.3,产业结构实现了工大于农质的转变。新型工业发展快速。“十一五”期末,全县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4.8亿元,年均增长49%;规模工业企业达77家,比2005年增加38家,纳税过百万元的企业由2005年的1家增加到41家。农业品牌初步形成。“十一五”期末,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30.9亿元,年均增长9.4%。优质稻、烤烟、油茶、生猪四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烤烟、茶油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品牌。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绿化规划、景观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新一轮修编,山水园林生态县城发展蓝图已经描就。县城“六横四纵”道路框架已经形成,福康大道、夫夷大道、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县检察院、公安局、国土局等10多个行政机关实现了搬迁。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多,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3.46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8.52平方公里。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创建“五新”村40个。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全县引进资金52.7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3个。中国南方建材投资13亿元兴建邵阳南方水泥厂,一期工程如期竣工投产,彻底改变我县无大工业的格局。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五年。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十一五”期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98元,年均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2元,年均增长9.4%。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增长40.4%、56.7%。教科文卫明显进步。三所中学晋升为省、市示范中学,新建合格制学校21所,扩建、改造学校112所,改造中小学危房6.2万平方米。民办、职业技术教育位列全市前列。获市级科技成果6项,获专利授权80项。邵阳布袋戏、蓝印花布、踩高跷分别被列入国家、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完成了23个建制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成为全省第一批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县,乡镇卫生院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群众用药负担明显减轻。社会保障明显加强。全县新增城镇就业19721人,有效衔接两项制度,新增农村低保对象33800人。新建廉租房18120平方米,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户1680户。新建扩建敬老院16家,扶助灾民及困难户建房3762座。率先成为全省第一批、全市唯一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全县11万多名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年领到660元基础养老金;率先成为全省唯一实施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的县,城乡居民医保首次实现“全覆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新建、扩建乡镇机关办公楼17所,乡镇机关办公条件逐步改善。人口计划生育连续五年保持全省一类县。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被评为全市文明卫生县城。县城开通数字电视,农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人武人防、国土移民、统计体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事编制、工商质监、气象水文、文史档案、残联老龄、住房公积金、工青妇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民主法制普及最广的五年。认真落实县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虚心听取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密切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联系。五年办理省市人大代表建议11件,县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771件,市政协委员提案3件,县政协委员提案787件,办复率100%。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新建村级活动场所303处,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认真落实国务院《全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简化行政程序和办事程序,行政效率明显提高。深入推进“平安邵阳”建设,“五五”普法圆满完成,治安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信访稳定和群众工作扎实有效,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审计监督和行政效能监察力度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不仅克服了超乎寻常的困难,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就,而且积累了在复杂困难局面中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经验,主要有四条基本经验:一是注重立足县情,选准发展思路。我们从县情实际出发,适时提出了符合我县实情的发展战略。农业坚持以发展四大特色产业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先后获得了全国产粮大县、全省现代烟叶生产示范县、中国茶油之都、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四项桂冠。工业坚持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先后引进邵阳南方水泥、双雄矿业、长江粮油、瑞柏茶油、孔雀滩电站等一大批项目。县城建设坚持以建设山水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牢固树立规划龙头地位,先后聘请省城市规划设计院修编了县城总规,聘请省林业规划设计院编制了县城绿化规划,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了县城新区详规,充分运用县城山水特色建设“山在绿中、绿在景中、景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秀美县城。二是注重大胆改革,突破发展瓶颈。我们始终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总抓手,努力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没有办好的事情。2006年,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撤销乡镇金库,干部工资打卡发放,稳定了基层干部队伍;改革矿产资源税费征管模式,成立矿产资源税费统征办,修建16个税费征收站,按实征收,公平税赋,全县矿产资源税收从2005年的2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38亿元。2007年,加大村级组织建设,兴建村级办公场所,村干部固定补贴纳入县财政预算,打卡发放到人;改革教育管理方法,还人权、财权于教育主管部门,县财政每年单列500万元用于建设合格制学校,每年公开招考100余名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将教师待遇与公务员同等对待,全县教育实现了“三年三大步”的发展飞跃。2008年,启动县地方电力公司改制,搭上了国家电网托管“末班车”,为彻底改造我县农村电网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注重基础建设,夯实发展后劲。我们始终坚持打基础、谋长远的政绩观,集中财力搞建设、搭平台,为今后我县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全县乡村公路建设总里程全市第一,全省第七,改造国省干道里程全市第一,开通了纵贯南北的邵永高速,全县交通区位优势日益显现。争取了“1515”变电站建设立项,未来三年将开工建设1个220千伏、5个110千伏、15个35千伏变电站,全县供电环境将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全面改造乡镇卫生院、文化站、派出所、计生服务站,全县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四是注重维护民利,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始终坚持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执政为民贯穿到各项工作中,通过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兴办八件实事,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养老难、上学难、看病贵”等问题,实现了发展惠民。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抓好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和社会管理,有效杜绝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维护了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迈出了坚实步伐,发展的速度令人振奋,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发展的经验令人难忘。这是县委、县政府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这是四大家班子团结拼搏、合力攻坚的结果,这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勤奋工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无私奉献的驻邵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向所有来邵投资发展的境内外客商,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的8.3%,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过低,仅为5%。二是产业结构不特。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特色不鲜明;三产发展活力不够,城镇化水平偏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压力较大。三是贫困程度不浅。人均财政收入偏低,为全省的12%;群众收入总体水平较低,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的48%、全市的67%。四是发展环境不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尚需提高,投融资环境仍未根本好转,社会稳定压力仍然较大。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和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乘势而上、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大力建设绿色邵阳、品牌邵阳、活力邵阳、文明邵阳、幸福邵阳,努力把邵阳县建设成为农业特色鲜明、工业快速发展、商贸繁荣活跃、人民幸福安康的经济强县。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1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7.6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结构显著优化,现代服务业显著发展。三次产业比进一步优化,其中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

  ――城乡建设快速推进。城市辐射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小城镇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8%;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万元GDP能耗下降20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1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森林覆盖率55%以上。

  ――幸福指数大幅攀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未来五年主要任务是:

  (一)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绿色邵阳”

  把绿色发展作为发展的主旋律,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绿色产业。工业重点扶持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等新产业发展,大力引进循环式生产技术和工艺。农业重点推广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培育“种、养、加工”一体化循环低碳型农业生产模式。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信息、旅游等“无烟工业”,推动经济发展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增长方式转变。

  倡导绿色消费。要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积极实施建筑节能工程,逐步限制宾馆、餐饮、商贸服务等行业使用一次性用品,禁用不可降解的发泡塑料用具。加强节能建设,推广使用节能灯具、节能空调,建设低碳机关,争创节能示范小区和模范节能家庭。

  实施绿色治理。加大城建、交通扬尘防治力度,有效治理空气污染,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公共设施。继续抓好清洁能源推广,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燃料结构,逐步淘汰城镇生活用煤。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减少农村“白色污染”。

  加强绿色保护。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加强森林防火,严厉打击纵火毁林违法行为,努力构建绿色屏障。到2015年,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6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330万立方米。

  (二)坚持产业主导,建设“品牌邵阳”

  把品牌建设作为邵阳县发展的主抓手,坚持产业主导战略,不断提升经济发展实力和竞争力。

  以创建知名企业为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将“强工富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来实施,着力打造品牌企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提升发展建材、食品加工、矿产、服装鞋帽四大传统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集群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要在新型机械、新材料、新能源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突破,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发电和水能发电。大力发展园区工业。完善园区规划,加大园区投入,尽快建成“省级工业园区”。力争到2015年,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60家以上,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20个以上。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创新,争取培育和创立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10个;国家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

  以创优农业品牌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创建“全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县”为目标,着力创优农业品牌。做强特色农业品牌。坚持不懈抓好四大特色农业,提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水平。稳定双季稻面积,提高优质稻比重,全面提高烟叶单产和质量,油茶产业要打造成种植面积、产量、加工、销售、产品研发水平在全国领先的“中国茶油之都”。加快生猪“一十百千”工程建设,即培育1家年出栏优质商品猪1万头的养殖企业、1家年加工生猪6万头的龙头加工企业、建设10个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建好100家县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发展1000家规模养殖场。完善现代农业服务。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到2015年,全县发展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以上,新建20个乡镇农技服务站、89个村级服务站,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以上。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认真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生产性经营收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稳定农民劳务收入。加强对农民自主创业和返乡创业的引导,吸引更多的有一定技能和经济实力的能人志士回家乡、进城镇、入园区投资创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切实抓好中心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重点建设1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0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院。

  以打造特色城镇为依托,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建好山水园林县城、建设特色名镇名乡”为目标,突出发展县城,协调发展小城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明确县城发展定位。按照打造邵阳市卫星城市、山水园林生态城市、省级文明卫生县城的总体目标,大力实施县城造林增绿工程、流光溢彩工程、碧水蓝天工程、文明创建工程、产业培育工程。加大县城老城区提质改造力度,加快县城新区夫夷新城、滨江新城和工业新城建设步伐,形成“一老三新”四大组团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品质县城。强化县城建设管理。完善城镇管理体制,严格按照县城总规和详规进行建设,推进城管综合执法,突出整治违法建设、违规开发、违章建筑,规范制作广告牌匾,构建规范有序的建设秩序。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行政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文化中心建设,完善县城路网结构,健全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拓宽县城框架,增强县城承载和辐射能力。加快县城棚户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形象。打造特色名镇名乡。深入挖掘乡镇独特的经济特征、历史人文特色、生态特点,因势利导打造一批名乡名镇。全县重点打造以夫夷侯国小溪市、服装名镇五峰铺、乡村度假九公桥、水上乐园霞塘云、红色旅游塘田市、矿产之都黄亭市、绿色家园河伯、物流重镇白仓、西瓜之乡谷洲等为代表的特色名镇名乡。

  以培育服务品牌为核心,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思路,努力培育特色鲜明、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品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县城和集镇物流功能,集中打造粮油、水果、建材、百货、商贸、五金批发等一批专业市场。大力培育消费服务业。强化县城商贸功能,科学布局商贸网点,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省内知名商业企业、大型连锁超市和国内外饮食休闲“巨头”登陆县城新区,打造县域商贸中心,鼓励和引导城镇居民健康消费。着力打造彩色旅游业。重点抓好红色教育、绿色生态、水上蓝色乐园、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突出抓好旅游商品开发,努力把蓝印花布、布袋戏、扎故事、踩高跷、变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邵阳传统文化艺术推向旅游市场。

  (三)坚持开放带动,建设“活力邵阳”

  把提升活力作为发展的主形象,在更高水平上优化经济环境,努力加快开放步伐,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改善“硬”环境。构建现代交通运输网络。抓紧实施怀邵衡铁路、洛湛铁路复线改造、邵安高速、常桂高速、白新高速、邵新公路、S317改造、邵塘一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干线交通运输网络。继续优化县内路网结构,规划建设六纵十二横七桥公路通道,构建各乡镇到县城“半小时”经济圈。构建安全稳定的水利网络。全力抓好县城防洪堤续建工程、新老城区排涝工程,提高城区防洪治涝能力。推进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善渠系配套,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2.6万人,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构建保障有力的能源网络。大力推进电力建设,加速建设县内变电站,基本完成城网改造和行政村农网改造,提高电力供应保障。积极创建“绿色能源县”,发展户用沼气2万户,推广太阳能1万台。构建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络。大力推进移动通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宽带光纤等信息基础网络建设,积极推行“三网融合”,新建移动基站260个,电信基站160个。

  提升“软”环境。强化政务中心服务,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对新上重点工程、招商引资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加大投资环境整治力度,对涉企“三乱”行为有报必查、有查必果,对强行参工参运、强揽工程、索拿卡要、阻工闹事等阻挠重点工程建设的行为要从重打击、从快处理,为业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健全人才开发、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强化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着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城乡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性人才。切实落实人才优待政策,健全人才管理激励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热情。

  扩大改革开放。积极推进行政机构、财政金融、投融资、医药卫生体制以及农村综合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间经济技术合作,争取纳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政策扶持范围。实施招商引资首位战略,着力承接产业转移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力争引进产业转移项目100个,到位资金100亿元。

  (四)坚持依法治县,建设“文明邵阳”

  把文明法制作为邵阳县发展的主方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文明素质。

  加强法制教育。积极实施“六五”普法,全面推进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广泛开展法律政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让更多的群众理解政策,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支持发展。大力推进基层民主,坚持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合理诉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开展文明创建。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创建,加强城区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和环境卫生整治,规范市民日常文明卫生行为,提升市民素质,创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宜居环境。扎实开展乡村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完善村民文明公约,倡导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的乡村新风尚。积极治理乡容村貌,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创建一批文明卫生乡镇、文明卫生村庄和文明卫生户。

  强化综合治理。加强严打整治,有效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决打击黑恶势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健全群体性预警机制,及时做好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积极化解涉诉涉法信访积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社会安全预警和应急救援体系,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五)坚持民生为本,建设“幸福邵阳”

  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幸福指数作为发展的主目标,努力让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努力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抓好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切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好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乡镇文化综合楼和农家书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力度,加强对塘田战时讲学院、吕振羽故居、车万育文化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开发。抓好光缆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努力扩大村级有线电视入户率。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努力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卫生监督、药品监督、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努力促进社会就业,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健全工伤、生育、失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健全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灾害救济等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切实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设,逐步改善困难群体居住条件。

  努力加快群众脱贫步伐。巩固扶贫试点成果,搞好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积极实施扶贫开发,坚持整村推进,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三、今年政府主要工作

  2011年政府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收入增长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下达目标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重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强特色,稳基础,在增产增收中推进持续发展

  持之以恒做强四大特色产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要突破120万亩,总产量53万吨,其中优质稻种植面积70万亩,产量33万吨以上。种植烟叶面积3万亩,完成烟叶收购8万担。完成油茶造林1.8万亩,抚育5.5万亩,建设1个油茶采穗圃。发展生猪190万头,出栏120万头,培育一个年出栏万头优质商品猪的龙头企业,创建10个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0个市县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坚持不懈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启动水利普查,完成长塘、横冲等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启动16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清淤防渗渠系100公里,抓好大坝河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14平方公里。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1处,解决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土地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推广农机具8000台,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群众收入。全面落实惠农强农补贴,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全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村新网工程建设,新建货物配送中心6个、农村配送站62个。认真抓好3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0个,落实5.26万扶贫对象后续帮扶工作。落实库区移民政策,提高移民生活质量。大力开展“阳光工程”、“雨露工程”、“劳务输出岗前培训”等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年内完成培训5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10万人次。

  (二)调结构,促转型,在强工富县中推进快速发展

  做大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建材、矿产和粮油加工产业。加快邵阳南方水泥扩产步伐,扶持发展中下游配套产业。改造提升矿产业,加大煤矿安全技改力度,开发利用常乐矿区、长乐规划矿区和三比田新矿区。支持双雄矿业实施石膏矿精深加工战略重组,提高矿产品附加值。支持瑞柏茶油2000吨纯山茶油加工扩建项目建设,扶持长江粮油年内建成投产。继续扶持规模企业做大做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以争创“省级工业园区”为目标,加大工业园区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鼓励国省干道沿线乡镇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经济。大力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着力引进一批低污染、高效益、可循环的低碳项目,年内引进投资过亿元的工业企业3家。跟踪落实招商项目,促成成品油储备库、生物质电厂等一批项目年内动工兴建。

  服务企业发展。重点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带动力强的优势企业,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组建服务团队,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环境、融资等难题,帮助企业快速成长。开展“政府搭台、银企联姻”融资洽谈活动,积极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力争年内银行支持企业放贷超过8亿元。

  (三)抓项目,增后劲,在改善基础中推进跨越发展

  要想尽一切办法争取项目。重点抓好我县“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协调,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规划笼子。要采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争到底”的方式,加大国家、省预算内投资及国家新增投资和国债资金的争取力度。

  要克服一切困难推进项目。努力克服资金、拆迁、环境等难题,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好怀邵衡铁路、洛湛铁路复线改造、邵安高速建设,年内开工建设邵塘一级公路,启动S217五峰铺至罗市桥建设,S317、邵新公路建成通车。要推进通畅工程,完成长乐至隆回、郦家坪至祁东、蔡桥至丰田、杉木桥至黄草坪4条出县通道建设,完成桂竹山至渣滩电站公路硬化。要掀起电力建设新高潮,年内完成九公桥110KV、五峰铺35KV、黄亭市35KV变电站建设,启动红石220KV、白仓110KV变电站建设,完成鹅冲、云峰、谷洲3个35KV变电站扩改,改造133个行政村电网,架设13个城区供电台器。

  要摒弃一切杂念服务项目。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解决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要优化手续办理,对涉及重点项目的行政许可事项和资金拨付等,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必须优先受理,在规定期限内办结有关手续。要加强项目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四)扩县城,带乡村,在统筹城乡中推进协调发展

  加强规划管理。年内完成S317城区段、振羽大道二期沿线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振羽大道二期、邵新公路城区段、S317城区段道路景观设计,完成乡村体系规划编制和五个建制镇总规修编工作。加强规划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确保 “一张蓝图建到底”。

  加快县城建设。启动夫夷新城综合开发,加快推进行政中心、人武部营院搬迁工程、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文博园和市民广场、市政广场、邵塘大道、建设大道、S317城区段、邵新公路城区段、德政路、康宁路建设,年内搬迁机关单位10-12家,建设商品住房2000套。加大老城改造力度,完成邵新路改造、桥头人行道铺装、香冲路小区路面及下水道改造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雨污分流、县城6万吨水厂扩建等重点民生工程,启动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大力推进生态县城建设,重点抓好县城沿河、沿路、周边山头和庭院绿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建制镇要集中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启动第三轮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年内创建示范村20个。

  提升县城品位。要提振县城名气,重点建设好县城标志性雕塑和历史上邵阳县名人展示建筑,打造县城地标。要提升开发档次,在县城新区开发上实行组团开发、整体开发,严禁私人圈地囤地、降格建设,鼓励发展高层楼盘和高档小区,使每个开发项目都成为县城景观。要提升管理水平,深入开展“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实施县城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塑造县城新形象。

  (五)兴事业,惠民生,在社会进步中推进和谐发展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年内建设合格制学校12所。实施校安工程,年内改造校舍3万平方米。推行学前教育试点,年内建好8所幼儿园。推进科技进步,申请国家专利50件,实施重点科技项目20个。整合卫生资源,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一乡一院”。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切实做好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努力繁荣文化事业,推进县图书馆和文化馆建设,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1个。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广电“村村通”向“户户通”转变工程和农村公益电影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切实提高民生质量。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年新增城乡就业7855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认真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工作。切实抓好社会救助工作,今年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120元/月、55元/月,五保分散供养提高到1500元/年,集中供养提高到3900元/年。完成下花桥敬老院建设,启动县中心敬老院建设,改造农村危房2200户、国有林场危房403户,新建廉租房5000平方米。加强市场监测,保证物价基本稳定。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安全监管,坚决防止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防范能力。积极推行信访风险评估、救助和隐患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深入开展“平安邵阳”建设活动,启动“六五”普法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和禁毒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一要务实勤政,增强执行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加强政府绩效管理,强化定性定量考核,对重点工作、重要项目、重大民生,要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求突破,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二要依法行政,增强公信力。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效能监察,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机制,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三要从严治政,增强约束力。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秉公用权,干净干事。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严格执行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和监察,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努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盼,更是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县委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县数据局 |联系方式:0739-6821117(县政府办) 0739-6834107(县数据局)
网民监督举报电话:0739-6560308(县委网信办) 版权所有:邵阳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3007878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05230028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县数据局